慈善公益
慈善公益
首页- 精神文明- 慈善公益
文明创建 慈善公益

杏林春暖,仁爱写春秋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社会公益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9.07.18    浏览次数:2617次【字体:

巍巍大青山,茫茫原上草。

这里,是大医无界的塞外青城;这里,是英才辈出的杏林摇篮;这里,是大爱升腾的惠民福地。

行上善若水之厚德,心系人民,专注健康,历经风雨,福泽一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是这片土地的健康守护者,这足迹清晰,沉稳,坚实,有力!

  大爱如山,把医院变成汇集爱心的平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于1958年3月,近一甲子的时代变迁中,有创业中的举步维艰,有奋进中的探索思考,有喜悦中的跨越发展。从126位先辈初创医院到4000余同仁聚首共事;从最初单一简陋的建筑到如今的高楼成群、连廊通达;从开诊时的4个病区、100张床位,到现在拥有34个临床科室,开放床位2892张的自治区大型医疗中心。

  医疗乃民生之需,品质医院,求技术精进,更重服务发展。医院创新性开展医院集团、志愿服务、远程会诊、惠民医疗等活动,链接社会资源,积极承担责任、回归公益,为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经验,构建起医疗救助的爱心平台。经历了“非典”的考验与洗礼,为汶川地震等天灾人祸进行过医疗救援服务,远赴非洲开展救死扶伤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克服艰苦条件深入偏远牧区送医送药……一代又一代内医附院人矢志不移、薪火相传,以生命和希望为主题,在塞北草原谱写了一部“精医厚德,福泽民众”的壮美诗篇。


一个平台 托起众多惠民项目

 给善良的动机提供一个平台,就能融合成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

 架设医院与社会之间、医院与患者之间、社会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家庭之间桥梁,用爱心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探索尝试新方法、新途径,利用有限合理的社会资源,缓解病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要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弱势群体。近年来,医院积极引入多个慈善基金会,给贫困患者提供援助和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如:2009年,医院引入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合作的贫困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资助项目,迄今帮助了许多家庭;2016年,医院成立“健康快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糖网中心”,与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合作,免费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筛查,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重视眼底问题,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医院被确定开展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对口帮扶受援医院,正在计划开展下一步惠民医疗服务。


一种理念 聚起四面八方

  一名医生行为可以改变若干患者的命运,一家公立医院的善举将惠及一方的安康。关注弱势群体,是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扶危济困、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医院公益性等方面走在了全区卫生系统的前列:医院集团、托管二连分院、万名医师下乡等一系列措施,把医疗服务送到草原深处,送到百姓身边。

  作为自治区大型医疗中心,内医附院担负着基层医院帮扶的主力军。2006年12月23日,成立了附属医院集团,建立以技术协作为主要合作形式的松散型医疗联合体,集团宗旨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原则是风险自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如今医院集团规模已遍及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中的92个旗、县的134家二级医院。它们覆盖了全区所有盟、市的绝大部分旗、县、市,尤其是边远牧区、林区,使全区95%以上的基层医院及农牧民受益。除派送专家外,还定期举办各专业免费培训,邀请北京专家与内医附院专家授课,对成员医院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接受部分成员医院骨干医师来院进行免费进修,选择性进行长期一对一培训;近五年来,共培训基层医师6513人次,为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派遣“万名医师下乡”、“城市医师下基层服务”、“城市二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各专业医师450余人,长期驻扎基层,对二级医院进行源头上的帮扶,做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医院。积极建设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截至目前,已为全区110家旗、县医院及中蒙医院免费安装了远程网络,并免费提供会诊软件及部分视听硬件。它们已遍布101个旗、县、区中的85个旗、县,使全区95%以上地区的农、牧民患者受益。在网上完成会诊1000多例,按每个患者平均节约3000元各种费用计,可直接为基层群众节约医疗开支近300多万元。2010年9月3日,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率医政司司长等一行10人来内医附院考察“远程医疗会诊及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对医院几年来为农牧区医疗所做的工作十分满意,尤其对医院集团及远程会诊所做的工作予以高度地肯定,说内医附院的工作走在了西部省区的前面,为十二五卫生工作的信息化开了个好头。


一种信念 传递爱心与奉献

  生命大如天,责任重于山,不论在跋涉前行的征途中,还是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社会责任始终是屹立在内医附院人心中的永恒坐标。

  义务诊疗和宣教是内医附院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无论在城市社区,还是在边远农村牧区,都能看到内医附院医护人员义诊的身影。仅近三年来,医院就派出近40批次300余名医师到基层进行义诊,为当地群众免费检查身体,发放药品等。发放宣传册、开展“送健康”活动、做客媒体健康热线在线答疑解惑……把健康教育送到身边、植入人心,内医附院多措并举,开展全方位健康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每逢卫生健康节日,总能听见内医附院发出的声音。与内蒙古电视台《雷蒙健康小屋》、《全民健康+》栏目合作,各专业专家就群众关心的问题参与访谈节目。在“爱耳日”、“艾滋病防治日”等活动现场,向民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健康防治知识……

  大爱无疆,义行天下。内医附院热心公益、强抓公益的氛围,也影响到了青年志愿者团体,公益情怀全院蔚然成风。2008年,内医附院“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成立,下设青年志愿服务队、专家志愿者服务分队、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以服务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在敬老助残、助学助困、大型活动、希望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在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维护健康等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人间大爱换来美誉一片,内医附院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先后获得“自治区杰出青年文明号”、自治区“三下乡”先进集体、首批赴蒙古国志愿者项目“优秀组织单位”,呼和浩特市“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多名医生获得各级道德模范表彰, 呼吸内科付秀华教授荣获“全国医德标兵”荣誉称号, 保健所二区主任曹中朝教授荣获 “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医院胃肠外科知名专家董培德荣获呼和浩特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59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对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来说,这59年却是医院建院史上宝贵和美好的时光,公益行动的开展和参与,既为内医附院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赞誉,也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无数患者得到救助、百余家基层医院得到帮扶、内医附院公益脚步永远不会停下……